首页

免费sm视频 在线

时间:2025-05-29 16:17:37 作者:开盖有惊喜!1000张豪华邮轮船票 就藏在青啤经典里 浏览量:52903

  中新网固原10月7日电 (李佩珊 马富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10月7日,来自多所高校、部队、红军长征沿线城市有关代表和协会组织代表、宁夏相关厅局和有关市县(区)代表及固原市各界代表等1500余人沿着红军长征翻越六盘山的原路线,开展“重走长征路·翻越六盘山”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暨“行走的思政课”徒步实践活动。大家一同追寻红色足迹,在“沉浸式学习”中深刻领悟长征精神,在“行走的思政课”中汲取永不懈怠的奋进力量,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

  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后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六盘山莲花沟沟口,是这次“重走长征路·翻越六盘山”徒步实践活动的起点。据考证,1935年10月7日凌晨,毛泽东主席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主力就是从这里翻越六盘山到达青石嘴。也正是这次成功翻越六盘山,中国革命从此一路走向了胜利,六盘山也因此被誉为“胜利之山”。

活动现场。 崔一波 摄

  活动中,参与者沿着当年的长征行军路线,徒步14.35公里,从莲花沟口出发,翻越六盘山,到达青石嘴战斗纪念碑。这一路基本都是上坡路,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山顶海拔达到2808米,且都是狭窄的土石路,路况比较复杂。途中,大家经过见证军民之间的鱼水情深的红军泉和寄托着当地老百姓对共产党、红军深厚的情感的红军墓等地,用脚步踏寻革命先辈的足迹,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长征精神。

活动中重现红军长征途中情景。 马富强 摄

  来自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的学生杨灿与同学一同参加此次重走长征路活动,站在山顶的他激动不已,也感慨万分。他表示,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壮举,它不仅是一段艰苦卓绝的征程,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六盘山,这座巍峨的山脉,见证了红军长征途中的艰辛与辉煌。“我们当铭记这段历史,弘扬长征精神,把个人小我融入国家大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他说。

  固原市委书记滑志敏表示,此次徒步实践活动,是对红军长征的深切纪念,也是对长征精神的传承弘扬,更是用好宝贵精神财富、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一次具体实践。重走长征路,翻越六盘山,不仅是体力的极限挑战,也是心灵的洗礼,更是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深刻领悟,就是让大家在“沉浸式学习”中深刻领悟长征精神,在“行走的思政课”中汲取永不懈怠的奋进力量。

  固原是革命老区和红色资源富地,一首名扬中外的《清平乐·六盘山》,一回载入史册的将台堡胜利会师,一段传为佳话的“单家集夜话”,一场别有意义的青石嘴战斗,一次将台堡新长征路的伟大号召,让固原深深印刻上了永不磨灭的红色印记。近年来,固原市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富集优势,开展好“重走长征路·翻越六盘山”等群众文化活动,举办好“行走的思政课”等实践活动,不断擦亮“不到长城非好汉、走好新的长征路”红色品牌,并不断挖掘和利用红色资源,创新红色研学、教育培训及文创产品,为建设宁夏副中心城市和生态文旅特色市开辟了融合发展新路径,现已成为西部重要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完)

【编辑:李润泽】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无管中心”正式成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山东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践行者分享经验 共绘“同心圆”

回顾中国近现代发展,一系列彰显和反映民族精神、体现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精神”,是国家和民族振兴与复兴的根本,至于企业理应同样如此。

中方将派团出席二十国集团外长会 期待会议为进一步凝聚共识发挥作用

2月26日电 据云南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云南省委批准,云南省纪委监委对迪庆州政府原一级巡视员杨正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00后”老将舞动“国风轮滑” 跨界传播中国文化

记者了解到,在有境外包邮服务前,境外消费者通过中国电商平台购物,得通过转运公司“代购”,商品几经周转才能抵达消费者手中。不少消费者为了省运费,还会选择在回国时进行囤货,装在行李箱里带去境外。小黄说每年从国内返回悉尼,行李箱里都装满了各种生活用品,例如湿厕纸、猫咪玩具、文具等。

道中华丨话说西藏文化——四和睦图

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提质、增效。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不是忽视或放弃传统产业,而是要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升级。当前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对消费方式、生产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大湾区传统产业面临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巨大需求,应鼓励汽车、家具家电、纺织服装、医疗医药等传统制造业企业推动全价值链数智化转型,挖掘研发、生产、制造、销售等存量数据价值;通过开展低碳、零碳、负碳等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完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壮大低碳新兴产业,带动传统产业绿色化转型;依托庞大的传统产业应用场景,围绕新的市场需求和技术方向,通过“有中生新”推动传统产业集群融合新兴技术、未来技术实现转型升级发展。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